解读《新国五条》对奉化楼市的影响
2013年3月1日,国务院出台了《新国五条》的具体细则。其中个税从总价的1%变为卖出差价的20%细则,力度空前之大,尤为受到各个阶层人民的关注与谈之。次举政策,也会在一定程度来,成为楼市的风向标,那么对于我们普通的老百姓,到底是利大于弊呢?还是弊大于利呢?本人根据对楼市已有的了解和《新国五条》细则,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下,《新国五条》对我们奉化楼市的影响。
二手房量价齐跌,进入相持阶段。
看到这个标题,那些准买房者肯定是心头一热。请先不要开心的太早,等我细细的道来。《新国五条》的个税是卖出差价的20%,那么这个20%的税肯定是转嫁给买者的,很大程度上抬高了二手房的成交价格,使那些想买二手房的人望而止步。买卖双方出现了相持阶段,从而导致了二手房成交量明显下降。面对着惨谈的二手房楼市,有二套甚至更多的投资者,尤其是那些通过卖房,急需资金的人,会适当的降低价格或则适当承担税费来出售。但买房,肯定也要承担一定的税费。综合上述,房价是降低了,但面对着巨额的税,买进二手房的人,实际支付的费用肯定是比以前要多
一手房量价齐升,成为楼市新宠。
那些刚需的购房者,开始转向新楼盘。一手房,渐渐成为楼市的新宠。因为一手房不用交营业税、个税(卖出差价的20%)、中介费等费用,在相同房价的基础上,实际所支付的费用肯定是一手房来的划算。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人,涌向一手房,那么开发商肯定也会通过手段,来变相的抬高价格。比如,转让费、直更名等费用。
商铺量价齐升,成为投资首选。
一手房的量价齐升,主要以刚需为主。《新国五条》的出台,预示着更多房产投资者撤出楼市。在面对不景气的实体经济,加上商铺没有限购政策,我觉得更多的资金会涌向商铺。
投资者转移成本,租金上涨。
二手房短时间,肯定处于冰点期。那些出售不了的或则不急于出售的投资者,面对着不段的通货膨胀,每个月房贷的利息需要支付,会把这些成本转嫁到租金上,从而来降低自己的成本。
综合上述,我们不难发现,开发商房子好卖了,国家土地好卖了,国家税收也多了,所以这次《新国五条》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跟开发商。有受益者,肯定有受害者。那些以前没钱的,现在有了几块钱,想换套房子的人,可就苦了,改善住房的成本大大的增加;有人说,“那些刚需的首套房,不受影响的”。那你就错了,只能说少数刚需的首套房不受影响的。因为现在新楼盘都是小高层,那些电梯什么的,公摊面积大的要死,100平的房子,使用面积也就只有80平。还有买来的房子,得装修,20万要的吧,这样严重抬高了购房的成本。一般的家庭还能买的起吗?所以,只能继续等待或则几代人倾家荡产来买一套房子。等待的话,只能继续租房子,租金上涨了,对没钱的人来说,真的是雪上加霜啊。那些,二套或以上的中产阶级,手里的房子被套。这个政策让我更深刻的了解:“没有卖不掉的股票,只有卖不掉的房子”。